村网通总站 大庆关村 717569.nync.com 欢迎您!
村网通总站 大庆关村 717569.nync.com 欢迎您!
村网通总站 鲁安村 luancun.nync.com 欢迎您!
鲁安新华 鲁安综合服务站 2022-11-22 14:58 发表于陕西
收录于合集
#陕西省5
#黄河31
#中国212
#农村107
#共同富裕8
大荔县黄河滩,曾经救了多少豫,鲁,皖的难民,难民们到黄河滩用当地的蒲草、马蔺就地搭个茅草庵就生存下来了,不用报户口,不用纳赋税,一直到解放后。苏联援建的三门峡大水库预测这里是库区,把滩里人迁移到了其他地方。上世纪八十年代移民返库,这里就热闹起来了。几十年过去了,看现在幸福的好日子,再回忆过去刚返库的艰难日子,现在连想都不敢想,真是天上人间、翻天覆地的变化......
点击下面链接:
一条南北绵延828.5公里、串联起50多处景点的生态经济带,正在陕西黄河沿岸崛起。
2017年8月,北起陕西榆林府谷县,南至陕西渭南华山,纵贯陕西沿黄河区域南北,全长828.5公里的交通干线——沿黄公路建成通车。与此同时,陕西省政府发布了《陕西省沿黄生态城镇带规划(2015-2030)》并提出,要将陕西沿黄地区总体定位为黄河中游生态文明示范区、黄河文化旅游特色发展区、新型城镇化特色试验区、秦晋区域合作示范区。
随着沿黄公路的逐步开通,陕西沿黄的旅游景点将形成一个综合体,从大荔的丰图义仓,到韩城的司马迁祠、党家村民俗故居,宜川的黄河壶口瀑布,延川的乾坤湾,再到榆林的吴堡石城,佳县白云山道观,交通旅游条件将会变得非常通畅便利。
从更大范围看,沿黄公路打通了渭南、韩城、延安、榆林沿黄景点脉络,让陕西沿黄旅游带形成了一个畅通的整体。另外,陕西韩城市、渭南市与隔河相望的山西运城市、临汾市,河南的三门峡市形成的陕晋豫黄河金三角旅游版图,上游包含草原、农耕、边塞、黄土等多元文化的陕甘宁蒙晋沿黄特色旅游圈,与陕西沿黄旅游带在旅游内容和项目上形式各异,有较强的互补作用,最终能形成“1+1>2”的特色旅游圈。
大荔,古称同州,是距陕西首府西安130多公里,隶属于渭南市的一座小城。黄河之滨,华山脚下,大荔拥有厚重的文化历史底蕴和丰富的物产。
大荔古为同州,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东部,境内黄河、渭河、洛河三河汇流,县域面积1800平方公里。近年来,为努力实现“全景大荔、全域旅游、全面小康”的目标,我县坚持融合创新和“旅游+”主题,倾力打响“美丽大荔、周末之家、休闲之都”旅游品牌,着力打造“北国江南、关中沙海、醉美黄河、天下粮仓”四张名片。
沿着沿黄观光路从华阴进入大荔县的赵渡镇,呈现出不同风格,让人眼前一亮,沿途20公里让你看到的是5万亩冬枣园,2万亩荷塘的荷叶莲花随风摆动,还有那黄河出产的大鲤鱼、大闸蟹、黄河鲶鱼在黄河边的农家乐等着你品尝,真正是步入赵渡镇,风光无限好。
赵渡镇地处大荔县城以东25公里,黄、洛、渭三河交汇处,是清代被称为"救世宰相"东阁大学士"闫敬铭"的故乡。在春秋战国时期是古芮国的建都之地,据传宋太祖赵匡胤千里送京娘多次在此渡黄河,因此赐名"赵渡"。
历史悠久的古城门至今还在,这座城门楼位于古赵渡镇的中央,是一座南北穿行的两层建筑,东西长10 米、南北宽8米、高10余米,北面门洞顶端中央镶嵌一块长青石,刻着醒目的"赵渡镇"三个正楷大字,南面门洞上方刻着"浩穰之区"四个大字,这些字为慈禧太后执政期朝廷东阁大学士阎敬铭所提,城门楼已成为一处历史遗址。
沿黄观光路的开通,对祖祖辈辈住在黄河边种庄稼的农民感触颇深,大庆关村80多岁的老人说起沿黄路,高兴之情溢于言表,他从小就是看着黄河 "水涨河塌",种下去不知道收的艰难日子过来的,过去去滩地干活,仅有坑洼不平的泥泞小路,遇到涨大水,人跑都难跑出来,甭说增收致富。现在看到国家治理黄河,筑起防汛大坝,又在黄河岸边修了这么美得风景路,打心里感谢党和政府。"一路通,百业兴"。
赵渡镇领导高兴地说:沿黄观光路的开通,为赵渡镇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提供了一条多渠道增收致富之路,同时对加快乡村旅游目的地建设步伐,推动镇域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加速融合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该镇将以此为契机,深度挖掘赵渡古镇历史文化,做好"旅游+体育"和一二三产业融合转型,全力助推脱贫攻坚,实现镇域经济跨越式发展。一路连南北,天堑变坦途。在新的历史时期,赵渡镇审时度势,高点定位,高标准规划,举全镇之力打造黄河风情小镇,让千年古镇继续焕发出勃勃生机。投资1500万元进行镇区基础设施改造,严通3A级景区项目令人耳目一新,投资500万元的黄河民俗展览馆已建成使用,投资5000万元中国枣文化博览园有了新机遇,投资300万的沙苑子扶贫产业园将于近期建成投入使用,可带动当地群众共同致富。
总之赵渡镇已步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赵渡镇一定会成为全省乃至黄河西岸一颗璀璨的明珠。
赵渡古城遗址
古城向人民诉说着黄河的过去
美丽的严通村
风光旖旎
休闲娱乐的沿途群众
两万亩荷塘如画
人民安居乐业
黄河风光尽收眼底
沿途湿地"百鸟朝凤"
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作出部署,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渭南市深入贯彻落实习 近 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突出抓好水土保持、污染治理和水资源保护,持续抓好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等重大生态工程,不断提高森林覆盖率,有效控制水土流失,进一步加强和改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同时,紧抓四地持续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切实讲好“黄河故事”的渭南篇章,让黄河文化中渭南的元素传承有序、发扬光大。对渭南市加大资源整合开发力度,打造沿黄风情游等一批精品线路、精品景区,推动黄河流域旅游文化融合快速发展。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快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不断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构建现代工业体系,大力发展“三个经济”,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内外交融、东西共济、全面开放的陕西东大门。
黄河及其支流洛河、渭河,在滋养大荔这片沃土和人民的同时,孕育了大荔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魏长城遗址、唐金龙高塔、宋岱祠岑楼、清丰图义仓凸显历史厚重,同州梆子、同朝皮影、渭北面花和朝邑剪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彰显人文魅力;远销俄罗斯、迪拜、加拿大等海外市场的大荔冬枣造就“南荔枝北冬枣”水果产业格局;清“救时宰相”阎敬铭、新中国首任教育部长张奚若、速算大师史丰收等名人巨匠尽显大荔的人杰地灵。众多因黄河而兴的文化资源,为大荔提供了讲好“黄河故事”的天然素材,也为陕西大荔黄河文化影视文创基地的揭牌奠定了基础。
据悉,陕西大荔黄河影视文创基地将依托大荔特色的黄河历史人文魅力与影响,以全域式的时空概念,整合域内黄河、沙漠、湿地、农耕等文化元素,提供影视文化创作、拍摄、制作、服务、培训等功能,积极探索大荔特有的“智慧农业”+“黄河文化”的双轮驱动模式。未来以此基地为平台,大荔将吸引更多影视公司及剧组在此选景拍摄,让更多优质的影视机构、文创企业、名人工作室将入驻其中,通过举办各类影视文化艺术节等活动,全方位助力大荔打造“黄河文化先导区”,对渭南乃至陕西打造黄河文化产业集群、繁荣陕西“东大门”产生深远意义。
电影《家在黄河边》开机仪式在两宜镇举行。
电影《家在黄河边》开机。
电影《家在黄河边》拍摄现场 。
八月的黄河,秋水时至,百川灌河,裹沙携砾……位于渭南市大荔县的两宜镇迎来了不同于往日的热闹。8月26日,由大荔县委、县政府,西安视变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电影《家在黄河边》,在两宜镇举行开机仪式。
电影《家在黄河边》总制片人史佳,大荔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杨守印,两宜镇党委书记刘学勇,两宜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杨碧舟,电影出品人胡蝶,以及演员苏国涛、梁丽、陈欣、王子伊、潘若瑶等参加了此次开机仪式。
史佳在致辞时说:“千百年来 ,大荔这片神奇的土地,给予了这里的人民累累果实,让这里的人民很早就过上了富裕美好的生活,尤其是这几十年来,一批先行者在经历了孤独的冒险和痛苦的挣扎后,终于完成了众人的寄托,成功的研发出冬枣高石脆瓜等高附加值的水果,使之成为享誉全球的致富果 ,这些先行者是了不起的,值得纪念和歌颂。我们的电影《家在黄河边》的原型就在这里,他们是地地道道的庄稼人。站在这里传承好黄河文化,以电影的方式讲好黄河故事,是我们的机遇,也是我们的责任。”
杨守印表示,作为黄河流域重要节点城市,大荔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近年来,大荔坚持“1+”发展思路,以建设黄河流域生态智能绿色产业产线为契机,强化全域统筹,融合创新,正在形成黄河文化与智慧农业双向互进发展新格局。众多黄河因素为大荔讲好黄河故事提供了天然的素材。大荔县委、县政府非常重视,各部门单位将全面配合做好电影拍摄工作。该电影一定会成为讲好大荔故事,推进大荔高质量发展的精品力作。
开机仪式上,杨碧舟对剧组所有工作人员的到来表示欢迎。他说:“剧中有很多镜头,都将在两宜辖区内拍摄,将全方位展示该镇的风土人情。走上荧屏的两宜镇,可以得到更好地推介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两宜镇、关注两宜镇,两宜镇上下将全力配合剧组的拍摄。我们也将以此次拍摄为契机,充分利用乡绅在外的影响力,为两宜镇招商引资,搭桥牵线,奋力谱写两宜追赶超越新篇章。”
《家在黄河边》导演王明军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大荔县两宜镇人,在家乡拍摄一部讲述家乡故事家乡人的电影,对他来说,是对这片土地的情怀所在。他说:“心怀感恩,我想用我的镜头,来展示我美丽的家乡,体现这里的风土人情。”
开机仪式现场,著名演员苏国涛、梁丽对此次电影开拍表达了期待,并预祝电影拍摄成功。
电影《家在黄河边》讲述的是为了乡村振兴,生活在黄河岸边的父子两代人,通过种植冬枣获得巨大成功的故事。电影主人公的父亲经过努力,改造了盐碱地,主人公在这个基础上成功种植冬枣,带动当地产业发展。
据悉,影片《家在黄河边》将通过国际在线与渭南市合作共建的“世界你好,我是渭南”渭南新形象全球多语种传播平台,面向全球,让国外观众看到电影中的大荔故事。
在黄河“几”字形大拐弯陕西、山西和河南交界处,也就是三门峡上游,陕西境内有一个古老而不为人知的县——大荔县。这里是关中渭北平原东部,黄、洛、渭三河汇流地区,东濒黄河与山西隔河相望,不远处东南方向就是著名的河南省的三门峡,穿过雄关漫漫的潼关就到了老子乘青牛西去的函谷关。
在华夏发祥地,在黄河、渭河、洛河的交汇处,在黄土高原之南,在华山之北,在八百里秦川之东,在母亲河之西,有一片富饶美丽的一千八百平方公里的大平原,她便是昔日的“天府之国”,我的家乡——大荔。大荔县黄河滩区位于大荔县城以东约二十五公里的赵渡镇,居于黄河、洛河、渭河交汇之处,东依黄河与山西省相望,南临渭河与潼关县毗邻,西靠洛河与韦林镇相接。这里地处黄河中游秦、晋、豫交界处,北接金水河,南临“三河口”...
大荔县黄河滩,曾经救了多少豫,鲁,皖的难民,难民们到黄河滩用当地的蒲草、马蔺就地搭个茅草庵就生存下来了,不用报户口,不用纳赋税,一直到解放后...
陕西沿黄观光路,有中国“1号公路”之称,亦被誉为黄河最美观光路。沿黄区域历史文化积淀深厚,自然景观、民俗风情丰富多彩。南边景色秀美,北边景色雄壮,它宛如一条绚丽丝带,把黄河西岸的经济、文明、旅游连接在了一起,为黄河旅游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大荔县是一片沃土,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食生产基地。
沿着开通的沿黄观光路从华阴进入大荔县的赵渡镇,呈现出不同风格,让人眼前一亮,沿途20公里让你看到的是5万亩冬枣园,2万亩荷塘的荷叶莲花随风摆动,还有那黄河出产的大鲤鱼、大闸蟹、黄河鲶鱼在黄河边的农家乐等着你品尝,真正是步入赵渡镇,风光无限好。
一路连南北,天堑变坦途。在新的历史时期,赵渡镇审时度势,高点定位,高标准规划,举全镇之力打造黄河风情小镇,让千年古镇继续焕发出勃勃生机。投资1500万元进行镇区基础设施改造,严通3A级景区项目正在申报中,投资500万元的黄河民俗展览馆已建成使用,投资5000万元中国枣文化博览园正在紧锣密鼓加速建设将于10月竣工,投资300万的沙苑子扶贫产业园将于近期建成投入使用,可带动200余户贫困户脱贫。总之赵渡镇已步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赵渡镇一定会成为全省乃至黄河西岸一颗璀璨的明珠。
在2019年首部在大荔拍摄的电影《黄河入海流》的基础上,大荔再次以电影的形式,深刻践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深度挖掘大荔黄河文化、深情讲述大荔黄河故事,全面展示大荔的风土人情和自然风光、民俗文化、非遗文化,塑造大荔城市形象。陕西省文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蔺雨在前期调研陕西大荔黄河文化影视文创基地时就表示,建设影视文创基地以大荔在黄河岸边的天然优势,整合资源形成时空概念的基地,有一定的探索性,也为传播黄河文化提供了新的方法,尤其是发展影视创作、影视拍摄、制作发行、影视培训等服务,对于发展文旅产业具有很强的示范性、引领性和带动性。
由陕西电影制片厂导演王明军执导的电影《黄河入海流》是一部主旋律农村题材电影,片长90分钟,将以乡村历史变迁事实为主,真实反映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新农村建设发展成就,展示农民的新面貌、新生活。陕西大荔则是该部影片的取景拍摄地,导演的灵感、片中的人物和故事皆源于这里。
大荔县地处关中平原东部,黄河自北向南流经,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孕育了这里辉煌灿烂的农业文明,使之成为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早在二十万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在大荔繁衍生息。进入新时代,新大荔人继续施展智慧、付诸汗水,奋力追赶,不断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大力推进全域旅游,城乡面貌焕然一新。这里的每一点变化,都是中国农村发展变革的缩影,这也是片方选择在大荔取材取景的重要原因。
如今,在位于沿黄观光路的黄河滩区又建设了黄河文化展览馆、中国栆文化博览园,更有利于推进全县旅游...
“黄河文化展览馆”用《黄河源远,古道历史沧桑》《黄河惠泽,人文古迹闪耀》《黄河治理,水库移民迁返》《黄河文化重塑旅游远景》《黄河艺术,传承宝贵财富》《黄河精神,锻造和谐盛世》《大荔名优特产众多,有享誉全国的1008之称》七个单元,运用电视图像、沙盘、声控和上千幅历史图片和旧物件,还原了大荔黄河文化的千年历史。这里记录着大荔三门峡水库移民迁返的重要史实和点点滴滴,记载着沿河群众艰苦创业的难忘时刻和千年文化的底蕴,让你了解到历史和现在社会的进步。通过展览,淋漓尽致地展示了大荔人民群众为了追求美好生活,用黄河精神,实施美丽乡村建设,使道路变成了风景线,村庄变成了小公园,全县变成了大景区的辉煌成就,更多的是勾起对美好生活来自不易的乡愁和回忆,让千年的的黄河文化促进发展的步伐。
与会人员走进黄河文化展览馆
与会人员现场观摩黄河文化展览馆
与会人员现场观摩黄河文化展览馆。
在赵渡镇大庆关,回味悠久历史,体验黄河文化,遐想那铁牛到底还在哪儿,感受那先民们怎么穿越黄河和古时的繁华等等的传说和故事,⋯⋯而最美不过还是畅享沿黄路的绿色生态,陶醉自然美景,看看大荔人民把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如此之美。
千年古渡大庆关,春秋至唐代前称为蒲坂渡,北宋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改名为大庆关。大庆关所在在今陕西大荔赵渡镇黄河西岸。据史料记载,曾经的大庆关,行人游客如织、车马辎重如云,一派开元盛世的景象。大庆关逐渐发展成秦晋交通的枢纽,成为为山西货物入陕的要津。在三门峡水库修建前,大庆关曾是军事和经济重要关隘。是晋商和山西势力进入关中的必由之路,如今随着沿黄公路的开通,这里已成为当地经济发展、乡村振美丽乡村建设的“主战场”。
千年古渡大庆关,春秋至唐代前称为蒲坂渡,北宋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改名为大庆关。大庆关所在在今陕西大荔赵渡镇黄河西岸。
据史料所及,1926年黄河东移,多出几万亩河滩地,朝邑县长上书北洋政府,建议招募河南山东难民耕种,时值冯玉祥督陕,想加强对三河口一带的管辖,1929年,分朝邑、华阴两县地置平民县(1950年并入朝邑县),县城设置在河东的大庆关。平民县成为陕西唯一县城在河东的县市。1931年发大水,大庆关淹没于水底,新大庆关迁至今平民村,上世纪五十年代,修三门峡水库,新大庆关彻底荒废。
截至目前我县深入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部署,保护黄河生态、抢抓黄河机遇、弘扬黄河文化,奋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效。
曾经的大庆关,行人游客如织、车马辎重如云,一派开元盛世的景象。大庆关逐渐发展成秦晋交通的枢纽,成为为山西货物入陕的要津。在三门峡水库修建前,大庆关曾是军事和经济重要关隘。是晋商和山西势力进入关中的必由之路。
村网通 农村网站自助建站管理平台 APP下载
各地商家查询: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2017年3月13日,中国枣文化博览园在大荔县赵渡镇开工建设。它的建设将使大荔两千多年的枣文化和红枣产业闻名全国,集中展现以黄河流域为主的红枣优良品种,展示大荔冬枣设施大棚的发展历程,组建国内最具有权威的红枣科研专家队伍,将大荔打造成全国冬枣产业发展的龙头基地、权威基地,引领全省乃至全国美丽产业的发展。当天,大荔县领导王青峰、马荣界、翟玉宝、张锋、谢文秀、张红林及各镇长、各有关部门负责人和产业区的干部群众参加了奠基仪式。
据了解,中国枣文化博览园紧紧围绕红枣做文章,将建成以沙盘、影视厅、电子商务、红枣标本及产品展示区,全方位展示大荔县红枣生产区域分布和枣文化发展历程的“红枣博览馆”;建成包括游客接待、培训室,餐厅及科研实验室的科研大楼;建成利用微地形景观展示红枣品种220个,建成全国品种最全、规模最大的“红枣品种园”;建成展示冬枣设施化栽培历史及棚体的演变过程的“棚体展示区”;建成用于游客生产体验、观光采摘的“鲜食采摘园”;建成用于红枣新品种、新产品的培育研发,新技术的实验示范等六大主体。与小坡万亩有机冬枣产业园的结合,成为全国最大的集科研、种植、观光、采摘、交易为一体的冬枣大园区,让游客在游玩中赏景、品冬枣。它的建设,必将推动大荔县红枣产业的发展、推进大荔农业4.0版新模式,实现全景大荔、全域旅游、全面小康。
与会人员现场观摩中国枣文化博览园。
与会人员现场观摩中国枣文化博览园。
与会人员现场观摩中国枣文化博览园。记者杨青山摄
与会人员现场观摩中国枣文化博览园。记者杨青山摄
与会人员现场观摩中国枣文化博览园。
更
在沿黄观光路途经的乐和村、赵渡村、严通村,满眼绿树花红,平整干净的巷道和整齐划一的房舍,不时有村民农耕归来,三三两两的老人休闲地在文化广场、“严通湖”或聊天或散步,郁郁葱葱的树间偶尔传来鸟鸣声,好一派安宁和谐的美丽乡村。每逢周末或者节假日,村上的车流量和游客会陡然增加,带动了各村冬枣产业的快速发展,群众的腰包也鼓起来了。大荔县被评为全国美丽乡村示范县,达到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从沿黄观光路赵渡服务区向东,到达有名的黄河西岸的牛毛湾自然风景区,牛毛湾因黄河在这里弯道多而得名,又因可以近距离的亲近黄河而深受游人喜爱。站在黄河西岸,遥望对面山西省的中条山以及闻名天下的鹳雀楼,河道开阔视野宽广,村民利用天然河道草地饲养牛羊,忽然感觉也有了大草原的风光。一边是一望无垠的万亩荷塘、一边是牛羊成群,好一派和谐的自然风光。
兴利除害惠泽民生、修堤护岸福佑百姓。沿着朝邑围堤向北,安澜惠民的黄河石牛屹立在此,保佑着百姓免受黄河水患之灾,祈福百姓风调雨顺。感恩黄河、祈福黄河、礼赞黄河、人河共和。
离开牛毛湾景区,驶入沿黄观光路,沿途经过黄河湿地风景区北大门、中国枣文化博览园
黄河湿地辽阔无垠,生物资源丰富多样。植物主要以芦苇为主,另外还有刺槐、垂丝柳、大叶杨、苦楝、紫穗槐、椿树、榆树等;野生动物种类繁多,其中包括白鹭、大鸨、大天鹅、赤腹鹰等20种国家级重点保护动物以及斑头秋沙鸭、彩鹬等省级重点保护动物。
在不同地区和不同时节,黄河湿地展现出不同的自然风光。北滩是未被开垦的河滩,生长着茂盛的水草。这里是鸟儿们的天堂,常年栖息着灰鹤、鸳鸯、野鸭等。到了冬季,大量鸟类来此越冬,天空中群鸟飞舞,呈现出“白鸟翔集”的景光。南滩则是另一番景象,这里大小村落遍布,田野成方,绿林成网,呈现出一派安谧、祥和的田园风光。由于树木、庄稼种类众多,南滩四季景象各异;春来红柳绿,夏日棉白粮丰,秋至枣红似火,冬日大雪茫茫,可谓多姿多彩,美不胜收。
位于赵渡镇黄河边的万亩荷塘,是黄河湿地又一道亮丽的风景。每年夏季,荷花竞相开放。站在池塘边,向远处望去,整个荷花池又大又绿,一望无际。微风吹过,荷叶泛起阵阵翠绿的波浪,荷香弥漫四周,沁人心脾。
凭借优越独特的自然风光,黄河湿地风景胜区建成了长达10千米的“水上自行车”赛道,发展成为远近闻名的体育休闲胜地。每逢节假日,省内外的众多骑行爱好者便会齐聚此地,一边骑行,一边饱览美丽的黄河湿地风光。
大荔美,美在物资丰饶,景色宜人
大荔有“陕菜之乡”、“水果之乡”的美誉
传统特色小吃百余种,享誉三秦
大荔全县种植60万亩枣、68万亩瓜果菜
全年四季瓜果不断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习 近 平总书记始终心系黄河生态、牵挂沿岸发展。
如今,我们深入学习领会习 近 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黄河文化的历史地位、精神内涵、时代价值,切实挖掘好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黄河文化,不断激发全市人民不忘初心、砥砺奋进的精神动力。我们要担当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使命任务,团结奋斗、真抓实干,要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物保护力度,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和传统村落的整体保护上下功夫,延续黄河文化历史文脉。
陕西省将进一步完善沿黄生态城镇带工程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力争“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大变样”,同时统筹沿黄各县资源,围绕区域深度协作、产业转型升级、城镇高效协同、沿黄生态修复、文化旅游发展、综合交通提升六大战略谋划项目,搭建融资平台,促进项目落地。
我们要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积极开发文创产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展示黄河文化魅力。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聚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组织开展重大历史题材、革命题材和现实题材创作,推出一批文艺精品力作,引导人们从中汲取信仰的力量、精神的力量、奋进的力量。要加强顶层设计,创新思路举措,凝聚工作合力,不断提高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切实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黄河文化,为推动渭南高质量发展凝聚精神力量。
收录于合集 #陕西省
5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