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时候,农民要有个头疼脑热,基本上都很少上医院的,自己在家买点药,扛一扛也就过了。如若吃药没效,多半也就上村里卫生室看看。
但是总有消息说农村卫生室将要关闭,是怎么回事?如果农村卫生室关了,那农民以后还上哪去看病呀?
【农村关闭卫生室?国家出台新规,五月后实施】
这些年,虽说农村经济发展好了,农民的生活也比过去有所改善了,医疗环境得以提升了,但总的来说,医疗设施依然不足,因此这些年,很多农民生了大病之后,还得往城里跑。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国家已经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农村医疗卫生事业,这也就意味着,接下来,国家将会加大对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力度,那些不能胜任工作的卫生室也将会被淘汰。
所以,关于网传的卫生室关闭的消息也不少都是假的,起码有一点可以肯定,早在去年四月,国家在公布的《国务院关于修改和废止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就已经对其中的《医疗机构管理条例》部分条款作出了重大修改。明确了将诊所执业登记由审批改为备案,也就是说,随着乡村医生在村里开门诊门槛的降低,一方面,有些无法胜任医疗工作的卫生室将会被淘汰;另一方面,也将有更多乡村门诊会开业,解决乡村居民看病难题。
去年,该《决定》明确将于今年5月1日后在部分地区进行试点,如今试点工作已经有一年多时间了,今年5月1日起全面推行,这也就意味着接下来农村的医疗卫生事业或将发生重大变化。
【乡村卫生室“改革”,对农民有啥好处】
《决定》发布以后,部分针对乡村医疗事业的整改工作也将进行,这也算得上是对乡村卫生室的一次“改革”吧(注:这个改革也是笔者个人的看法)。毕竟过去确实存在农村看病不方便,医疗条件相对城市差太多,导致耽误农民病情的情况。
如今,对乡村门诊提出新要求,将诊所执业登记由审批改为备案,看似降低了乡村门诊的门槛,实则对乡村医师的职业要求更高了。比如“备案制”虽然比以前的审批手续更简单了,但是对乡村医师的从业资格要求更高了。如果想要在乡村开立个体诊所,除了必须有专业的医师证,而且还要领取了《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才可申请开办,不满足这两项要求就擅自开立乡村诊所的,就会处以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由此可见,以后乡村医师不论素质还是看病能力,都比过去更高,农民也不用担心生病以后只有进城才能解决了。而且,除了医师专业水平更高了,未来对乡村医疗设备的完善,也能让农民在农村就可以解决看病难的问题。另外,乡村药品也会有国家统一采购,统一配送,这就可以为农民节省一定的支出。
由此可见,随着新规的出台,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也会得到解决。尤其是缴纳了新农合医保的农民,随着这些年医疗保障待遇的提升,以及乡村门诊医师专业能力的提升,农民以后不仅可以在乡村门诊享受更优惠的看病待遇,有些难一点的病症也不用来回城市、农村两头跑,在乡村门诊就能解决了。
欢迎您常来看看 :